報告時間:2024-10-30 |
報告地點:大四教室 |
指導老師:王建鎧 |
學生:趙志珊 |
摘要 |
乳房炎(Mastitis)大多是乳腺組織受到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炎反應,是所有泌乳反芻動物經常發生的疾病之一,通常會利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然而抗生素使用過度可能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本次專題討論綜合兩篇文獻,透過分析羊奶中先天免疫成分的變化,探討暫時停止擠乳且配合雌二醇使用對治療山羊乳房炎的可能性。暫時停止擠乳是乾乳管理中常見的一種做法,將擠乳間隔時間拉長,能有效降低產乳量,且乳汁內體細胞計數(Somatic cell count, SCC)以及部分先天免疫成分的濃度皆因此上升。而外源性施用雌二醇(Estradiol, E2)會抑制產乳量,加上雌激素具有抗發炎和促發炎功能。根據研究顯示,羊奶中的β防禦素-1 (β-defensin, DEFB1)、抗菌乾癬素(Antimicrobial psoriasin , S100A7)、抗菌肽-2 (Cathelicidin-2, CATHL-2)、抗菌肽-7 (Cathelicidin-7, CATHL-7)、免疫球蛋白A (Immunoglobulin A, IgA)和乳鐵蛋白(Lactoferrin, LF)等免疫成分的濃度,在暫時停止擠乳後皆因此上升,配合E2的使用,免疫成分的濃度更是顯著增加,例如E2組的CATHL-2濃度在第7天後約為控制組的1.5倍;LF的濃度在第4天後約為控制組的2倍,在第9天甚至約為控制組的3倍,推測E2可能有增強暫時停止擠乳的效果。兩者的搭配有助於增加羊奶中的抗菌成分,並增強乳腺的免疫反應,降低乳腺感染的機率,不過是否能完全成為抗生素治療的替代選擇,需要未來更進一步的研究來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