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時間:2025-4-25 |
報告地點:407 |
指導老師:江信毅老師 |
學生:Bigya Dhital |
摘要 |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全球(包括台灣)乳牛乳房炎常見的細菌種類。本研究調查了金黃色葡萄球菌中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抗藥性相關的體外選擇、逆轉和突變。方法和結果,透過在體外連續暴露於濃度不斷增加的氨芐西林鈉、頭孢匹林、頭孢呋辛鈉和頭孢喹啉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敏感菌株產生了抗藥性。由此產生的抗性分離株顯著提高了最低抑菌濃度 (MIC),與敏感菌株相比,抗性增加了數千倍。消除抗菌選擇壓力後,觀察到抗藥性的逆轉,與抗藥性誘導的分離株相比,MIC 下降了約 32 倍。在產生抗藥性的分離株中評估了交叉抗藥性,結果顯示對測試的抗菌藥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藥性。採用全基因組定序來識別與抗藥性相關的突變,並在青黴素結合蛋白、ABC 轉運體 ATP 結合蛋白、細胞壁活性抗生素反應蛋白、環二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和雙組分系統感測器組胺酸激酶中檢測到幾種與抗藥性相關的突變。此外,也對從感染乳房炎的乳牛身上採集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株中的這些突變進行了研究。檢測到突變並將其與觀察到的 MIC 關聯起來。本研究結果對於了解金黃色葡萄球菌對β-內醯胺的抗藥性以及實施減輕牛乳腺炎治療抗藥性的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