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時間:2024-09-18 |
報告地點:大四教室 |
指導老師:林怡君 |
學生:吳珮蓉 |
摘要 |
讓動物園圈養的動物展現出自然行為是正向動物福祉的重要指標之一,增加動物的這些自然行為,並減少動物的刻板行為是目前許多動物園正在努力的方向。其中貓科動物在圈養環境中容易產生緊迫、展現刻板行為,且他們最常出現的刻板行為之一就是踱步。為了提升動物園內貓科動物的動物福祉,不少動物園會採用飲食豐富化來增加動物自然行為的展現。本次專討參考三篇研究,三篇研究中分別給予貓科動物白尾鹿、兔子、小牛的屠體,觀察動物行為上的改變,並藉由測量糞便中糖皮質代謝物(FGM)的濃度,來檢測餵食動物屠體是否會造成動物緊迫。結果顯示餵食動物屠體並不會增加FGM的濃度,且貓科動物的踱步行為頻率減少、正常行走行為頻率增加,此外也會增加進食的時間,與休息躺臥的時間。而研究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剛開始進行食物豐富化不久,為了進一步了解長期餵食屠體對貓科動物的影響,透過長時間餵食屠體並持續12個月後進行觀察,發現相較於餵食剛開始不久,餵食持續12個月後會有更顯著的效果,因此證實給予動物園貓科動物完整的動物屠體,並不會增加貓科動物的心理壓力,且可減少踱步的刻板行為,並增加野外長時間休息的自然行為,有利於提升動物園貓科動物的動物福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