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時間:2023-10-03 |
報告地點:大四教室 |
指導老師:林怡君 |
學生:嚴馨慈 |
摘要 |
綿羊放牧飼養中,為了減少羔羊的死亡率,業者常使用羊駝作為護衛動物,藉由羊駝的警覺性及驅趕掠食者的護衛行為,以保護放牧母羊及羔羊免於掠食者捕獵的危險。因此,本專討透過兩篇研究來探討羊駝作為護衛動物的行為表現。第一篇研究旨在分兩階段探討並量化羊駝和綿羊的行為,以便更好地了解彼此共存時的行為。本實驗將2隻已結紮公羊駝和180隻待產母羊共存41天,並使用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監測動物以了解動物大部分時間所在位置。實驗分為兩項階段作為評估,階段一為評估兩者每日晝夜的活動模式。階段二為深入解析羊駝的行為圖示包括與母羊和仔羊共存的行為。結果顯示,羊駝比母羊移動更快速(p < 0.05)、距離更遠(p < 0.001)、兩個群體具有相似的活動高峰、對仔羊有明顯的吸引力作為護衛行為的指標。為佐證仔羊會誘發羊駝的護衛行為,第二篇實驗給予羊駝視覺、嗅覺、聽覺刺激方式,測試各項刺激對於誘發羊駝護衛行為的反應。此實驗表明相較於母羊,羊駝對於小羊的刺激反應較大(p < 0.05)。綜觀上述,羊駝和待產母羊共存時兩個群體具有相似的活動模式,可形成一個群體產生互利互惠的關係。而視覺提示,意即仔羊的存在,更能誘發羊駝護衛行為的展現。然而,不同羊駝的性別及個性,是否會影響其護衛行為的展現,仍需要更多研究,以利放牧業者選擇較適合的護衛動物,提高羔羊的存活率。 |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