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放牧環境與利用不同物質對於治療扭轉血矛線蟲的影響

報告時間:2023-11-21
報告地點:大四教室
指導老師:王建鎧
學生:王紫馨
摘要

        扭轉血矛線蟲(Haemonchus contortus),是一種常見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瘤胃寄生蟲,會造成被感染的動物生產力降低,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失。本篇專討主要探討藉由改變放牧環境來預防H. contortus的感染及利用不同物質治療被感染的家畜。首先是通過將小綿羊放牧在百脈根(Lotus corniculatus),一種高單寧的豆科植物豐富的牧場上,來評估這種牧草對於預防綿羊感染H. contortus的效果。這類豆科植物被認為能提供動物更好的營養分,使其免疫系統能更好的對抗寄生蟲。結果顯示,這種牧草對於H. contortus的感染程度明顯降低,放牧在此牧草區的小羊4週後的fecal egg count   (FEC)減少了88.6%,小羊的健康狀況也有所改善。這也突顯了百脈根在農業中的重要性,不僅僅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飼料,也可管理寄生蟲感染。接著探討治療方式,第一種物質為孜然荃(Cuminaldehyde,CA),一種對各種疾病有益處的天然帶有荃基的化合物,被發現能誘導氧化壓力,進而導致H. contortus的物理損傷和死亡,並加以研究。其試驗了不同濃度(37, 74, 185, 370, 740 μg/mL)的CA,並與抗寄生蟲藥物          Albendazole(Alb)進行比較,觀察H. contortus成蟲的身體結構變化(24小時內)。發現表明,僅需要使用濃度 370μg/mL CA就能達到使用 500μg/mL Alb的效果,CA被認為優於Alb。另,使用副益生菌 Cry5B IBaCC 研究對於H. contortus在綿羊中感染的控制。Cry5B IBaCC 會破壞寄生蟲腸道細胞的細胞膜結構,進而導致寄生蟲死亡。結果顯示,Cry5B IBaCC 可以有效減少H. contortus的卵數。在第一次治療後的三天後,相較於未經處理的對照組,FEC明顯降低了88%至96%。綜上所述,這三篇論文突出了不同治療方法的潛在效果,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其安全性及被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 Mata-Padrino, D. J., D. P. Belesky, C. D. Crawford, B. Walsh, J. W. MacAdam, and S. A. Bowdridge. 2019. Effects of grazing birdsfoot trefoil – enriched pasture on mana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