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時間:2023-12-5 |
報告地點:大四教室 |
指導老師:江信毅 |
學生:王韋喬 |
摘要 |
此研究著眼於甲烷排放,甲烷是地球上第二大的溫室氣體,其中人為活動形成的甲烷有42%是來自於農業行為,為了降低反芻動物腸道甲烷,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利用植物的次要成分,如單寧等酚類,來做補充劑。單寧會影響瘤胃微生物,包括對蛋白質的降解、產甲烷以及氫化的能力,然而只有部分單寧具有減少甲烷的能力。本文獻中是以金合歡屬的黑荊為目標植物來進行實驗,調查其對乳牛甲烷排放和乳脂肪酸(MFA)組成的影響以及此效應發生的時間是否有顯著差異,並建立了幾種假設。此實驗將20頭泌乳期的Brown Swiss dairy cows分類為低排放和高排放兩群,並在呼吸室中飼養共4日的時間。最初(第0天)飼糧控制組為草料與營養物質的混合顆粒飼料;第1天開始用每公斤含30克黑荊的乾物質以及每公斤含141克黑荊的混合顆粒飼料作為飼糧,每10分鐘使用氣相分析儀(MGA 3500,ADC Gas Analysis)測量甲烷排放量;使用甲醇鈉提取、分析每頭牛每日生乳中各脂肪酸(FA)的含量。在提供含黑荊飲食之後的20分鐘就能觀測到甲烷產量的下降,從第0到第3天,甲烷每日產量(g/day)以及排放率(g/kg DMI)成線性下降,分別降低0.18和0.16;此外各種MFA的比例也發生了變化,透過方程式回歸分析,發現幾種MFA與甲烷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並藉此區分高和低排放族群,但原先高或低排放與單寧是否降低排放並無顯著相關。綜上所述,黑荊單寧對乳牛甲烷生成和MFA的影響非常迅速,且可以有效降低甲烷排放,並且透過部分MFA能間接檢驗乳牛排放量的高低或是飼料對甲烷排放量的影響。 |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