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時間:2023-12-12 |
報告地點:大四教室 |
指導老師:李滋泰 |
學生:倪睿逸 |
摘要 |
將昆蟲作為營養來源是一個值得提倡的想法,由於現今畜牧業飼料尋求可持續提供蛋白質來源以及對生態更環保的有機廢物處理的需求,近年來這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本研究所討論之黑水虻是現今所關注將有機廢物轉化為可用營養和作為動植物食用蛋白質來源的潛力。透過將黑水虻幼蟲飼養於大蒜皮廢物(G)、食物廢物(FW)和水耕培養生長介質廢料(H)混合,並以食物廢料(FW)作為對照組,試驗分析水虻幼蟲萃取物(SFL)之近似成分及生物活性含量。結果顯示,餵飼混和G的SFL蛋白質含量比餵飼FW的SFL高出4.21%(SFL-G: 39.08±0.36a %), SFL-FW: 35.29±0.21c %),脂質含量低9.93% (SFL-G: 28.80±2.94b %, SFL-FW:38.77±2.86a %)。而在抗氧化活性的表現,SFL-G的抗氧化活性高於SFL-FW,因為多酚含量較SFL-FW多144.11 mg GAE/100g dry matter(SFL-G:1022.16±29.75b mg GAE/100g dry matter, SFL-FW:1122.67±50.63a mg GAE/100g dry matter)。在抗發炎減少脂肪生成方面,SFL-G相較於SFL-FW具有較強的抗發炎和減少脂肪生成活性。綜上所述,添加了大蒜皮餵養黑水虻幼蟲,可以獲得更高的營養價值、多酚含量並提升SFL的生物活性,且添加大蒜皮和水耕生長介質廢料的食物廢料可成為潛在提供黑水虻幼蟲的蛋白質來源,同時,將大蒜皮廢物添加至食物廢料中,可獲得高品質的蛋白質來源,且具有增強的抗氧化、抗發炎和減少脂肪生成的潛力。 |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