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時間:2024-03-11 |
報告地點:大四教室 |
指導老師:譚發瑞 |
學生:温柏皓 |
摘要 |
塑膠產品為現代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然而,近年來難以被環境自然分解的缺點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同時具備生物降解性及傳統塑料特性的聚羥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 PHA)成為可能的替代方案之一。PHA是由多種細菌合成的胞內聚酯,在生物體內主要是作為碳源及能源的貯藏性物質,故學者們嘗試以動物廢棄物作為原料生產PHA。研究一中,作者使用不同脂肪及蛋白質含量的豬及魚做為來源,並以菜籽油為對照組比較,用R. eutropha strain Re2058/pCB113為菌源進行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在外來氮源固定的情況下,原料本身蛋白質所含之氮源增加會影響PHA產量及使短鍊中鏈PHA雜聚物聚羥基丁酸酯-羥基己酸酯(P(HB - co) -HHx, HHx)含量增加,而脂肪含量則無顯著。研究二則透過脂肪/蛋白質乳劑(fat/protein‐emulsion, FPE)為唯一氮源,以不同FPE濃度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隨FPE濃度上升PHA濃度亦有上升之趨勢。另外,無論FPE濃度為何,皆有高濃度的細胞內PHA含量,這對於PHA低成本生產是有利的。此外,作者們開發出一種以氣壓為主的補料系統,並以FPE作為原料,實驗後得到製造效率為0.60 gPHA L−1 h−1,轉換率則為0.33 gPHA gFPE −1,若是忽略掉基質中的水含量,則轉換率為0.70 gPHA gdry FPE −1。上面兩研究中結果指出,以動物副產物為原料進行PHA製造具可行性且低成本,為動物副產物再利用的新可能。 |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