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時間:2024-05-20 |
報告地點:大四教室 |
指導老師:陳彥伯 |
學生:張軒綸 |
摘要 |
鼠李糖乳酸桿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為一種益生菌,已知能在不同物種中改善某些特定疾病。因此本專題討論擬探討攝取LGG對不同成因之腸道傷害之影響,以及其背後之機制,以利未來在相關研究上的幫助。在斷奶的仔豬上發現LGG能透過豐富化腸道箘相來改善嘔吐毒素(deoxynivalenol, DON)對腸胃造成的傷害,實驗上分成正常飲食組、含有LGG組、含有DON組、含有LGG及DON組,結果發現後兩組在生長表現及食慾表現上有顯著差異,說明有LGG確實改善DON所造成之負面影響。而在實驗結果中觀察到在DON組中發現腸道絨毛變短、嚴重腫脹且斷裂的粒線體,而在其餘三組皆未觀察到,說明LGG的確有改善DON所造成的腸道傷害。另一方面,在BALB/C小鼠身上發現能夠透過LGG改善因沙門氏菌所造成的腸胃發炎,實驗設計和上述提到的斷奶仔豬概念相同,並在結果上也觀察到對於生長表現有正面影響,且改善沙門氏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如器官腫脹和迴腸組織等狀況。而在上述兩個實驗裡皆發現LGG主要透過影響TLR4/NF-κB/MAPK此訊息傳導路徑來改善腸道內的狀況。綜上所述,LGG可在特定腸道問題改善上有潛力,但依舊需要後續研究來完整相關證據。 |
|